![]() |
舞台劇導演黎煥雄寫歌「阿茲海默」,歌詞意境動人。 記者陳立凱/攝影 |
阿茲海默症又名老年失智症,全球有2400萬名患者,65歲以上族群,每10人就有1人罹病,電影、文學或音樂,越來越多創作者,用更溫暖慈悲的撫慰,解放患者與長期照顧者心中難以抒發的苦悶。
基因隱藏恐懼 夢境現形
「我的阿姨、死黨母親都是阿茲海默症患者,我常聽到很多真實故事,像是阿姨出門,找不到回家的路…」遺傳基因隱藏的恐懼,讓黎煥雄在新戲首演前2天做了怪夢。
「我夢到自己在一種奇怪的狀態,身邊圍繞許多人,看到自己的手是老人的手,大家忙進忙出,每個人都認得我,好熟絡、好溫柔,但我覺得他們都是陌生人」、「我努力想擺脫這陌生的慈悲,但我一點也不記得」,混沌中夢境卻如此真實,黎煥雄說:「體驗阿茲海默症的恐懼或不舒服,一定要先感受到痛,不痛,怎麼懂得去珍惜?」
驚醒後試圖著手整理夢的恐懼,黎煥雄發揮詩人本性,運用「海」,為時光和遺忘做了最詩意卻深刻的比喻,儘管現實生活中,重症階段的阿茲海默患者,無論是對患者或照顧者,過程都是極辛苦、沉重的,但透過黎煥雄的詞、青峯的曲與萬芳的歌聲,為患者提供悲憫、守護或安慰性的想像。